(一)中国数码印刷市场的发展现状
1.中国数码印刷设备装机及应用情况
(1)国内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
2012“数码印刷在中国”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7月,我国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装机总量达3278台,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装机量的增量较上一年度降低了1.5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包含生产型黑白数码印刷设备)在30%左右,分析原因主要受经济环境整体放缓的影响,企业投资趋于谨慎,同时许多机型是更新置换。此次调查品牌包括:惠普、柯达、富士施乐、佳能、奥西、柯尼卡美能达、赛康、网屏等,相信随着国内政策环境越来越好,数码印刷前景明朗。
(2)数码印刷设备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高速喷墨印刷商机无限
目前,我国单张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中,商业印刷仍占比最高,达70%,出版印刷位列第二,占比10%,金融、邮政、电信等领域和机关文印各占比7%,包装印刷占比5%。而在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领域分布中,商业快印占比52%,机关文印、按需出版、影像输出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商业印刷、按需出版领域近几年占比稳中有升。
本年度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总装机量达到46台。新增装机量9台,比上年度增长近24.32%。在应用领域上,连续纸高端彩色数码印刷机依然主要用于标签印刷、按需出版印刷以及金融、电信、邮政等可变数据印刷领域。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包括柯达、惠普、奥西几款高速连续纸喷墨数码印刷机的装机总量达到19台,在上年度基础上增加5台。在地域分布上,所有的装机均分布于华东、华南、华北三大区域。在应用领域方面,目前国内安装的高速喷墨印刷机主要开辟的领域是按需出版印刷和可变数据账单印刷,高速喷墨印刷在国内应用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drupa 2012上,多家印刷设备供应商纷纷研发或合作推出高速喷墨印刷机,印刷幅面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使得高速喷墨印刷受到整个行业高度重视!
(3)数码印刷企业整体发展稳健
根据调查,从国内数码印刷企业产值及产量上看,51.06%企业产值有增长,22.34%的企业产值持平,26.60%的企业产值有减少;44.68%的企业彩色印量有增长,37.23%的企业彩色印量持平,18.09%的企业印量有减少。
同时调查发现,企业购置新型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劲头不减。58.51%受访企业新增彩色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引进1台、2台、3台及以上的占比分别为56.36%、16.36%、16.36%、10.91%。新引进设备主要机型: HP Indigo 3550/5500/7500,富士施乐Color 800/1000 Press、DC5000/700,佳能ImagePRESS7010,柯尼卡美能达bizhub PRESS C6000等。
2.2012数码印刷用户调查的趋势变化
(1)数码印刷企业积极投资、寻求突破
2012“数码印刷在中国”调查了企业近一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愿景,36.17%样本企业扩张新店,最多的新增店数目达7、8家,有数码工厂、驻地店等不同形式,新店盈利多数乐观。61.46%样本企业寻求创新模式,原以商务印刷为主的向按需出版、影像、标签领域拓展;新增商务文件外包、数字内容整合、扫描归档业务、驻地店、网络印刷、个性化印刷等。51.04%样本企业对行业未来持乐观态度,29.17%中立,19.79%表示前景堪忧。
(2)优秀企业特色经营,领航行业发展
近年来,面对经济压力,国内数码印刷企业在业务的探索和跋涉上都有不同的探索和突破。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意识到,“市场格局变化是现状”、“公司多元定位是方向”、“营销模式创新是突破”、“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是未来”。而在其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企业,如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务、杭报集团盛元印务、济南道克、南京四色等,其成功经验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中华商务是一家历史悠久、规模很大、管理有道的传统印刷企业,在传统业务领先的同时,他们不忘持续探索。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华商务在华南地区安全印刷及商业印刷的重要生产基地,以“传统+数码”模式经营,在原有胶卡印刷业务基础上,同时发展安全印件和商业印件相结合的个性化数码印刷和按需印刷业务,包括财经印刷、股票印刷、直邮服务和物流服务等,是数字化探索转型的典范企业。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其上级集团是以传统印报为主的企业,公司经营者勇于突破和创新,将业务转型锁定在数码印刷上。2009年11月成立第一家数码印刷门店, 2011年10月入选南京雨花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第一批重点企业名录。打造的连锁品牌“盛元印像”初步完成了在杭州、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的建设,在上海收购了多家过去柯达的影像门店,将其改造成为盛元印务的业务终端,在商业模式上实现大胆创新。
济南道克图文快印有限公司在专业领域的开发深度上可圈可点,拥有22家分店,1家专业菜谱制作中心,1家晒图中心,1家数字印刷中心及影像中心,近3年营业额增长速度保持在20%。其在细分市场持续耕作、持续将业务做深做透,从被动加工到主动研究市场、理解市场和应用,成为某领域的专家,这种经营理念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
南京四色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大奖赛中揽获全场大奖等多个奖项,作为一家研究型企业,2008年8月成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由高校教授、博士精英团队创业,定位于开拓型的现代服务型企业。南京四色善于钻研新的技术、新的应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将数码印刷从关注印好到关注其全流程,这需要从业者从IT系统、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多个角度对公司进行立体的构建。
(二)中国数码印刷业发展展望与建议
1.数码印刷领域热点探索
(1)传统与数码的深度融合
传统与数码的融合一方面体现在供应商之间。drupa 2012上,如德国高宝、网屏等传统印刷印前的设备供应商涉足数码领域,以及小森与柯尼卡美能达联合推出数码印刷设备等一系列厂商之间的合作、技术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融合也体现在印刷企业中,如中华商务的数字化与数字印刷集成转型、上海文艺大一等传统印刷企业对于数字化的积极探索,传统与数码的融合成为本年度的一大亮点,也是行业未来值得关注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数字印刷与印刷数字化”也赫然在列。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涨,数字化全媒体体验与互动的新需求为传统业者带来新机遇。
(2)按需出版
从产品领域和应用领域来看,按需出版无疑是行业一大热点。从市场趋势来看,按需出版势不可挡,比如美国最大的科技类的出版公司皮尔森公司,已经将其所有图书的首印都采用按需印刷系统印刷,其目的在于消灭库存,不再需要存书的大仓库,仅保存一些用于周转的小仓库,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出版行业对于数码印刷模式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2011年北京数字出版产值预计突破225亿元;2011年上海数字出版总产值达278亿元,同比增长26.36%。据估算,2012年中国电子书与数字期刊市场规模将达到77.5亿元。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CTPS、四川新华文轩、郑州今日文教、京华虎彩等一批大胆探索、持续投入数字化进程的优秀企业。
(3)影像印刷与个性化市场
近年来,国际影像和个性化印刷市场资本的融合也是很明显的趋势。2011年国际影像输出业动作频频:美国Vistaprint宣布以6000万欧元收购荷兰Albumprinter公司进军影像市场,Albumprinter年销售额3700万欧元;美国www.shutterfly.com2011年利润1亿元人民币;欧洲www.photobox.co.uk2011年营业额6.6亿元人民币。德国Cewe Color为欧洲24个国家5万多家零售店服务,80%订单来自客户端软件。
2012“数码印刷在中国”调研报告显示,单张纸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机应用在“影像输出领域”的比例为7%。国内影像市场需要更新运营理念、完善市场计划、研发本土化技术软件,例如“盛元印像”150多家签约连锁品牌经营、潍坊宝丽200多家全国合作影楼、福建中诺超过3000家影像行业的门店合作资源等。
(4)社群网络
今天的信息是爆炸性的,每个人都是作家、都是观点发布者,如此多的信息汇聚,也需要有一个筛选和落地的平台,这当中也给印刷行业带来机会。在drupa 2012上,施乐展台的主题为社交墙(Social Wall),每天有各种解决方案的演示,这是值得行业去了解和关注的领域。在全球数字化趋势下,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最为打眼,印刷企业或否可以尝试利用社群网络,将印刷真正实现一站式全方位服务、走到哪里印到哪里。
(5)绿色印刷
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与环保部共同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印刷的发展。201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同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新闻出版总署公告2011年第2号),全面部署“十二五”期间绿色印刷的工作安排,我国实施绿色印刷进入新阶段……数码印刷环保、浪费低,是行业绿色发展的方向。随着未来数码印刷应用领域的扩展以及客户要求的提高,我们希望在对于绿色印刷的关注和了解上,行业能够走得更深、更快一些。
2.对中国数码印刷发展的建议
近来,从行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方面,如《数字印刷管理办法》出台、《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目录(2011年)》制定,都给数码印刷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同时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许多数码印刷企业已经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拥有先发的优势。如何保持这个先发优势, 可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动向、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核心人才的培养等方面。
重视开发新产品、投资新技术、重组营运结构、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培养核心人才,是全球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数码印刷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围绕数码印刷技术开发更多创新应用领域及增值服务,做他人没有的,率先抢占蓝海。